作者:刘志强
11月15日,“2023中国工业工程技术应用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”在北京开幕。论坛以“数字科技赋能 加速智造向前”为主题,邀请到国内外智能硬件、工业工程技术、工业互联网等各领域专家大咖的加入,分享前沿技术实践,把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举办,会议实况向全球直播,首日线上收看逾四百万人次。
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何桢作为主办方代表,首先发表致辞。他表示,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转型,工业工程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学科,必须抓住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历史机遇,推动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,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,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提炼工业工程领域的关键知识,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,推动工业工程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推广。他呼吁与会专家和学者共同努力,探索工业工程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,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在发言中分享了他对数字化、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解,对如何强化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知识管理提出了建议。屈贤明表示,制造企业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利用前沿数字技术、工业工程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全寿命、全维度、全价值链进行改造、升级、转型,推动全产业链成长,并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、传承和发展。
此次论坛的总指挥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王勤运,在线上演讲中结合自己的研发成果,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,并展示了其在预测性维护和生产优化中的成功案例。王勤运指出,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物理世界的虚拟镜像,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、预测和优化,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他强调,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,数字孪生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此外,在论坛举办首日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斌,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主任丁汉,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教授马兆远,北京亿高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张景骞等智能制造领域专家学者也分别做了主题报告。围绕“未来工厂的概念及其设计”“工业大数据分析”“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”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工业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,而数字化与智能化则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。
“2023中国工业工程技术应用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”的成功举办,不仅展现了工业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,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下,工业工程技术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,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水平迈进,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